聯和新聞網.gif 
【中央社/記者陳亦偉/台北21日電】2008/12/26
f_167856_1.jpg

由於外型可愛,中國大陸自建政以來,進行過多次「貓熊外交」,大多獲受贈國政府與人民正面回應。除保育議題外,貓熊著實成為中國大陸減低國際對其崛起疑慮的最佳宣傳圖騰。

貓熊「團團」、「圓圓」即將來台(編按:23日已抵台),根據相關資料,中國大陸自1957年到1982年間,共贈送給9個國家23隻貓熊。受贈的國家包括前蘇聯、北韓、美國,日本、法國、英國、德國、墨西哥、西班牙等,可以說貓熊是中國大陸在冷戰期間拓展外交的一個重要工具之一。

近年隨著中國大陸崛起,「貓熊」也成為國際檢視與中國大陸關係的形容詞。例如美國政界與學界近年就有「擁抱貓熊派」(Panda Huggers)與「弒龍派」(Drangon Slayer)等名詞,分別取代原來慣用的「紅營」(親善中國派)與「藍營」(扼制中國派)。

1982年中國大陸送出雄貓熊「飛飛」給日本後,即停止贈送貓熊出國,改為除以研究名義,中國大陸才同意「出借」貓熊給他國。

中國大陸採取雙邊研究計劃的方式,以租借的形態出租貓熊,一方面做為外交工具,一方面也獲得不少實惠。目前中國大陸共有14隻貓熊出借國外,每年可以為四川賺進超過5,000萬元人民幣的外匯,並被用來保護貓熊棲息地。

由於貓熊出口需要依照「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」 (華盛頓公約)規定辦理,而公約的主體是「國家對國家」,沒有適合兩岸關係的架構。因此,台灣對貓熊多年來一直呈現「民熱官冷」。直到今年兩岸關係獲得改善後,貓熊終於得以來台灣。

台北市政府官員表示,其實兩岸在民國91年即已達成共識,大陸的主管機關「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」會開出一種格式上與CITES證明書略有不同,但內容等於CITES證明的「允許進出口證明書」,輸出地寫的是「台灣」,我方就允許進口。

市府官員認為,多年來兩岸利用這種模式辦理珍稀中藥材進口,這次利用這種「各自表述」的方式解決貓熊來台,就讓貓熊回到單純的保育、交流領域,泛政治的質疑就大可不必。

貓熊停送境外 台、港除外

【聯合報/大陸新聞中心/綜合報導】

大陸國家林業局發言人曹清堯昨天舉行記者會透露,中共政府已停止向境外贈送貓熊,大陸貓熊只贈送給台灣、香港同胞,這是兄弟之間的互相贈送活動。(編按:兩岸於2008年11月6日互贈貓熊、珙桐樹、長鬃山羊、梅花鹿,台灣不需要付貓熊租借費。)

曹清堯說,大陸只是和外國有相關技術的動物園和單位開展貓熊繁育、生理各方面的研究。目前已與五個國家的九家動物園開展貓熊的合作研究,合作研究的貓熊數量有卅隻。

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訪問澳洲時宣布,中共政府將提供一對貓熊給澳洲供合作研究之用。曹清堯透露,這對貓熊已選好,牠們叫「網網」和「福妮」。按慣例,這對貓熊及其後代都屬於中方所有,澳方將為中方貓熊保護提供支援。

不過,儘管貓熊熊惹人愛憐,但是大陸向國外動物園或單位收取的高昂租金,卻令合作方吃不消。

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現在就對一年高達110萬美元的貓熊租金感到負擔沈重,準備要求大陸「算便宜一點」,以保持彼此的長期合作研究關係。

http://mag.udn.com/mag/world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235&f_SUB_ID=3927&f_ART_ID=167856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k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