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.jpg 
【工商小社論】工商時報  2008/12/28

通貨緊縮危機全球四伏,財經專家劉憶如日前在總統府向府院高層示警,要避免陷入通縮危機。毋庸置疑,要快速擺脫經濟成長陰霾,各國政府不但比策略更比作為。

國內外學者專家邇來不斷提出警告,下階段政府要積極對抗停滯性通縮危機,一旦受到衝擊對整個經濟體系崩解殆盡,專家呼籲政府就算舉債「能救就盡量救!」越早打抗生素治療越好。

面對景氣寒流一波波來襲,馬團隊提出的對策藥方愈來愈重,包括對無薪假大手筆斥資160億元提出職訓津貼;配合失業率比例調降產業外勞比例;公股行庫帶頭紓困,不難窺出面對經濟情勢嚴峻,馬政府繃緊神經傾政府資源備戰的用心

惟必須指出,政府再怎麼心急力挽經濟狂瀾,政策作為不能不顧道德風險。例如無薪假津貼,如何防堵企業鑽營漏洞,趁機擺爛擴大實施無薪假,詐領政府資源;如何防範企業利用民代施壓,變相擴增新融資或展延放款紓困,重蹈「債留、錢進大陸」覆轍,增加公股行庫金融逾放比等道德風險遽升。

即使各國競賽擴大舉債救經濟,切忌飢不擇食,政府速謀拉抬經濟同時,不但要冷靜宏觀盱衡全局,更應建立透明、公平紓困機制,針對道德風險防微杜漸,才能免於付出更大代價。

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CMoney/News/News-Page/0,4442,content+120611+122008122800283,00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k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